发布日期:2022-09-26
作者:王智淳
点击:
2022年9月22日上午,合肥十中全体艺术组成员参加合肥市音乐、美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施”系列课堂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教研组长张新明老师组织本次音乐大单元教学活动并对整场活动做了细化安排。
教研活动第一点提到了,“双新”背景下新教材、新课标该如何进行?
1、以生为本,植根课堂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提高作业练习的设计水平,降低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
“双减”严控了考试测验的次数和规模,全面发展固然重要,但测试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师们不妨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练习题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程学习的获得感?所以,老师们还是要多学习作业管理有成效的老师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降低以刷题为习惯的作业模
式,降低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训练效果。
3、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改进提升。然后我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提升进而深度发展。
会议第二项,张新明组长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各科老师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不仅在自身专业,教学过程中同样也要吸取前辈的经验同时学习新的血液。
1、积极准备公开课,互相学习、互相建议
2、把握课堂常规,围绕学期工作计划,及时反思
张新明组长积极响应各科老师参加合肥市音乐、美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施”系列课堂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学习。
教研活动第三项为落实《关于合肥市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 新一轮“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有效推进合肥 十中“双新”实施省级示范校建设,深入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 单元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以赛促改,以赛促 研,促进网络研修成果转化,促进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经学 校研究决定,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课堂教学的新一轮“大 练兵、大比武”活动。以创先争优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线,以“让学 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真实发生”为主题,认真研究和探索基于学科核 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实施“双 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张新明组长积极号召全体老师踊跃报名参加活动。活动中张新明组长不断强调老师们要多去学习,提高个人能力水平,在各项工作方面求真、求精注重宣传工作的开展,借鉴学习优秀小组的宣传工作。
活动第四项由美术张新明老师、李军老师点评新生代李梦琦老师的公开课。李军老师指出,如何在轻松氛围的课堂里调动学生积极性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张新明老师提出,在日后课堂中要与学生良好的沟通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总结得出:发挥个人特长、吸收优秀课堂经验。
会议最后一项由音乐王智淳老师、凌雯倩老师分别发表对高中音乐课标的理解,王智淳老师介绍了新课标下高中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力量的艺术形式,有着巨大的美感能量。因此,音乐教育就本质上来说就是情感和审美教育。另一方面,音乐教育的情感性和审美性是独特的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课程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和最佳途径。
凌雯倩老师提出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特征,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集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
撰稿:王智淳 审稿:张新明 统稿: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