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4-10
作者:王苏荣
点击:
——化学教研组“大单元教学设计之《醛》、《酸》专题研讨”
4月8日上午,合肥十中化学教研组在诗华楼三楼录播教室听取了李亚楠老师、赵孟莉老师就教材选修第五册《有机化学基础》中《醛》、《酸》两节课的现场展示,并进行了集体研讨。
第一节课,李老师教授了《醛》,她利用一系列生活和化学学习实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醛的结构和醛的性质,并通过让学生动手做“银镜反应实验”,更加深刻地理解醛的性质这一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过程中,学生反应热烈,动手兴致极高,并成功完成实验,做出属于自己的“银镜”。李老师幽默亲切的讲解和让学生动手的课堂设计让身为化学老师的我们耳目一新。
第二节课,赵老师主讲《羧酸》。赵老师以生活中的“气泡薯片”为导入点,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对比得出羧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关系,引导同学们进行实验设计与探究。之后又通过微课回顾酯化反应,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更让他们理解了实验的设计原理。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热情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张运成老师、黄家鸣老师等多位老师参与组织引导。现场教学气氛热烈,课堂秩序有条不紊。
课后,化学教研组多位老师进行集体评课,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各有所长,且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好的合作探究精神,同时,老师们对本次课程设计及实施细节也提出宝贵意见。两位年轻的老师在准备两节公开课过程中以及平时教学中主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此次活动,也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能力、寻找差距、谋求提升的平台,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新起点。
(撰稿:王苏荣 审稿:孙永杰 统稿:教科室 )